最高统帅的思维之障贻误何止千年

图片

十万加爆款文
1、中央政府除军职之外的官称都是家奴

2、皇帝想集权必然把监察权放出笼子
3、军政监三权合一毁掉一个伟大的王朝
4、中央集才同样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
5、中央政府不循制度政治必然厚黑
6、最高统帅只能是中央权力决策的平衡者
7、中央政府领导集团只有的朝事没有国事
8、军政监三权同时授予一人是政治自杀
《二号首长》任意一章节,请点击进入:二号首长目录索引
有话在说,请在公众号黄晓阳留言,共性话题我将专文探讨。

黄晓阳

地球就是一大村,世界只有两个人。想做就做,不然就老了。

796篇原创内容

公众号

当时国立大学,只有一个,这里面的学生,考试毕业分两等,当时称科。

甲科出身的为郎;乙科出身的为吏。

——摘自钱穆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·汉代》

汉朝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,两汉共历400余年。这个时间,可以说非常长了,共历29帝,差不多也就是二三十代人。

如果单纯地理解钱穆先生所说:“当时国立大学,只有一个,这里面的学生,考试毕业分两等,当时称科。”似乎可以认定,整个汉朝400余年,一直如此,一所大学,考试毕业分两科。

事实上并非如此。太学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,即公元前124年。此前有近约80年,汉朝并没有公学,只有私学。而汉武帝所建立的太学,规模其实很小,设五经博士,置博士弟子五十人。

这个太学具体如何教学,我没有搞得太清楚,相关史料介绍并不详细,到底是五位博士各教一经,共带一个五十人的博士班,还是每位博士仅带十个人。当然,我以为,前一种可能更大。毕竟,如若一个博士带十人,太浪费师资,学生学习面也太窄。

何况毕业考试合格者分甲乙两科,钱先生的说法,甲科为郎,乙科为吏。我查阅的资料表明,甲科是指四经合格者,而乙科是指一经合格者。后来,甚至五经合格,才成为博士,也就是入了甲科。

显然,所谓甲乙两科,并非只是普通的考试及格,以成绩高下分科,而是以考试经科的数量分科。

也就是说,这五十个太学生,可以任选一科学习,也可以五科同时学习,否则,无法五科通考。

再考虑稷下学宫的传统,也是公开课的方式,五十人集中学习,可能性更大。

一个国家,仅选五十人,这五十人,自然就是人中龙凤,精英中的精英。如果按照钱穆先生所说,甲科为郎,乙科为吏,恐怕实在太浪费人才。

更大的可能,汉武帝设这个太学,目的还不仅仅只是招收人才,而是倡导一种学风,为士人提供一条入仕通道。至少,就此意义而言,此后两千多年,中国人都遵循着这条进入主流社会的人生通道,至今未曾改变。

太学仅招生五十人,既不能更多地招收全国人才,更不能满足仕途所需要。差不多三十年后,这条通道越来越畅通,事情证明,这个办法,比此前的察举制更为科学,也更能选拔人才,汉昭帝于是搞了一次扩招,将太学的名额扩大到一百人。

哪怕如此,分两科,甲科为郎乙科为吏,可能性仍然非常小。

其后很快到汉元帝,扩招到一千人,再到汉成帝,扩招到三千人,王莽时,扩充到一万人,再到东汉顺帝,建起了一个规模颇为壮观的学府,招生三万余人。

钱穆先生说甲科取为郎,乙科取为吏,恐怕是在此时。

此外,钱穆先生说,当时的国立大学只有一个。如果正确理解这句话,没有问题。钱先生所说的国立大学,是指太学。太学确实只有一个。

不过,国立之外,还有郡立。早在汉武帝兴办太学之时,便已经下令各郡国,也都要设学校。规定,郡和国设学,县邑设校,乡聚设庠序。校学设经师一人,庠序设孝经师一人。这里所说的经师,应该是指五经。也就是说,庠序教孝经,校学教五经。

由此,我们知道了,原来今天所说的学校,在古代是不一样的,或者说等级不同。太学是最高等级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高学府。郡和国所设的学,差不多就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高中,属于次高级。而校,又次一级,通常为县邑所设,应该相当于今天的初中了。乡里就更低了,属于小学,或者识字班。

可见,由汉武帝而始,形成了公立教育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和大学四级的格局,也由此为后来科举制的三级考试制度,即乡试、省试和殿试,铺平了道路。

后代一直认定汉武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,钱穆先生也说,汉代吏治为后世赞美。以我看,汉武帝或者整个汉代,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,就是这四级教育体系的构建。

另一方面,我相信,这一制度最大的功劳,恐怕不是汉武帝,总设计师,恐怕是董仲舒。

董仲舒这个人,是儒家文化的奠基人。

近两千年后,一个新的结论横空出世,认定儒家文化害了中国人两千年,所以要全盘否定,要砸烂。

就我个人的看法,对于儒家文化的评价,要二分法。

儒家文化对于汉以后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,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,尤其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,确实居功至伟。至于另一方面,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家文化,毕竟是一套维护君主制度的文化。这样的文化,必然有其腐蚀的东西,糟粕的东西。

自然汉代确立儒家文化为国家主流价值观,儒家文化便奉为经典,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更改和革新。

任何一种文化、制度,一旦被奉为经典,便不能有一丝迭代更新,从而使得鲜活的文化变成了死文化。这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病根所在。

除了儒家文化,董仲舒对历史的另一大贡献,就是建立了完善的公办教育体系。这个体系,直到五四以后,才被更先进的现代教育体系取代。之所以如此,犯的是同样的病,没有与时俱进。
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中国自古就有教育公办和私办之分,或者至少自黄帝或者五帝时期,便有这一区分。

教育的公办和私办,对于政治进程,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只不过,这种意义,似乎从未被研究过。

在竹简书写成为最基本书写方式之前,教育的普及程度非常有限,无论是公办还是私办,规模恐怕都非常之小。尤其私办,因为没有教材,仅仅只是老师口传,学生凭个人资质记忆,再由考试策问以试学生的学习成果。

竹简书写的出现,使得教育有了教材。

孔子一生,并没有自己写书,只是编了几部书。孔子所编之书,应该就是教材。哪怕后来的太学,也是以孔子的教材为主。至于稷下学宫时期的公学,其教材是诸子百家的学术著作。

从后世的教育现状而言,公立学校,似乎更注重培养公权思想,从政者更多,而私立学校,似乎更注重培养私权思想,从商者更多。

不知我的这一看法,是否印证了一个社会现象。

就当时历史条件而言,将全社会的精英集中于官场,这一指导思想并没有错。毕竟,当时还不知有物理化学等科学,虽然已经涉及天文,并且创造过伟大的辉煌,如中国的历法,直到今天,对于月的计算、四季二十四节气的计算、年的计算,堪称完美。

可惜,中国教育为仕途开辟了一条道路,却没有为文化的发展开创通道。二号首长目录

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